❖ Browsing media by trc
〈數位時代的欠缺與不平〉
--
《數位時代的人權思辨》 推薦序
2020-07
莊庭瑞(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)
--
沉浸在資訊的生活,已成為眾人的日常。普及的電信網路以及詳盡的 Google 地圖服務,讓我們幾乎不再迷路。無論是規劃路徑或尋找餐廳,隨身的手機都能提供建議與評比。透過 Facebook 可隨時聯繫遠親好友,上面更有各種活動邀約。工作上,不免要維持幾個電子郵件帳號跟 LINE 的 ID。Google、Facebook、LINE、以及諸多的網路服務,媒介調節你我的人際網絡與日常節奏。這些服務似乎不可或缺,但似乎又少了些什麼。
《數位時代的人權思辨》是場難得的導覽,細說數位時代的欠缺與不平。作者莉姿.歐榭(Lizzie O'Shea)以歷史為鏡,帶領讀者回顧近代關於資源共有、知識共享乃至於勞動團結的思路與實踐,對照現今網路樣態的不足與限制。
網路的歷史其實不長。「網際網路」(Internet)起源於二次戰後美國的研究計畫,以分散式的電腦網路架構與資料傳輸協定,實作「去中心化」(de-centralized) 的資訊傳播與處理。「美國科學基金會網路」(NSFNET)原本僅限於學術用途,但在一九九○年代初期開始允許商業網路與其骨幹互接,從此來自政府、學界、民間的資料得以互為傳送,互通電子信件是最好的例子。大約同時新成立的 InterNIC 也開始接受網域名稱(domain names)註冊,並分配網址號碼(IP numbers)。這是網路商業化的濫觴。
提姆.伯納斯─李(Tim Berners-Lee)在「歐洲高能組織」(CERN)所發展的「全球資訊網」(World Wide Web)技術架構與相關軟體,在一九九三年四月貢獻到「公眾領域」(Public Domain),供任何人自由使用,不限目的。這些科研機構所協力發展的資訊技術,搭配自由開放的使用政策,開啟了新興網路服務的契機。但是,現今「再中心化」(re-centralized)的網路環境,跟以往分散自主的樣態已大不相同,而這只不過三十年的光景。
然而,計算機及自動化的歷史相對久遠,遠超過近半世紀來的數位化進程。若要申論數位時代的欠缺與不足,不能不檢視科技與勞動之間自工業革命時期以來恆有的緊張關係。本書作者回顧「八小時日工時」運動以及經由團結提升勞動條件的諸多歷程,對照在數位科技發展之下,勞動市場每況愈下的現況。對於所謂「分享經濟」實為「零工經濟」,作者亦提出中肯的批評。對於開放源碼軟體的協同開發方式,以及其授權公眾得以自由使用的背景,書中的介紹也非常清楚,尤其難得提及「工人合作社」(或稱「勞動合作社」)的可能與實踐。新近「平台合作社」(platform cooperatives)的發展,也值得讀者留意。
資訊服務的「再中心化」現狀,讓巨型網路業者得以集結分析眾多使用者的線上行為,用以精細投送分眾廣告,成為主要營收的來源,這種「監控資本主義」(surveillance capitalism)對個人資訊自主的侵害,以及對眾人網路行為的負面影響已獲得重視。經濟學家暨諾貝爾獎得主伊莉諾.歐斯壯(Elinor Ostrom)對「共用自然資源」(common-pool resource)的考察與研究,常被引申為集體自主管理「資訊共用資源」(information commons)的借鏡,維基百科(Wikipedia)以及開放街圖(OpenStreetMap)也常被引為例證。本書在這些方面皆多有闡述。
作者莉姿.歐榭以人權律師的全面視野,對數位時代的關鍵議題及資訊社會未必樂觀的將來,提出了敏銳的觀察與批評。在思索人類可能的數位未來之際,本書是很好的指引。
--
《數位時代的人權思辨:回溯歷史關鍵,探尋人類與未來科技發展之道》,莉姿.歐榭 著,韓翔中 譯。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web/sys_serialtext/?item=0010865368
https://www.cptw.com.tw/product_info.html?get_pro_sn=5109
--
Future Histories: What Ada Lovelace, Tom Paine, and the Paris Commune Can Teach Us about Digital Technology, by Lizzie O'Shea.
https://www.versobooks.com/books/2960-future-histories
https://www.amazon.com/Future-Histories-Lovelace-Commune-Technology/dp/1788734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