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 2015 南方影展 Note on 2015 South Taiwan Film Festival by trc

上月底去了 2015 南方影展。為的是 90 年代黃明川拍的三部電影。影展最後一天去的,還是錯過《西部來的人》,但趕上了《寶島大夢》以及《破輪胎》。關注這個影展好幾年了,之前始終沒去。在全美戲院,只有一個廳,總共十天的影展,說真的,感覺是大學社團活動擴大版的規模。

工作桌幾張就擺在戲院騎樓下,學生樣的工作人員收找錢,給你票但不劃位。都是自由座,當然沒有網路搶購或是超商取票這回事。跟台北電影節的紛紛擾擾,或是日益喧嘩隔壁的高雄電影節,南方影展「非競賽類別」的堅持,倒也符合這個城市的氣味。這影展的「市民影像競賽」我也感到非常興趣,希望明年能有時間觀看一些市民拍給市民看的電影。

黃明川的「三部曲」聽聞已久。果然不讓人失望。其實我也沒有特別的期望。想說影像片段應會有上世紀末的人情地景,可以滿足個人的念舊情懷。《寶島大夢》的表敘卻但是時間失序、地域不明,影像串流類有魔幻寫實感(問答時,感覺導演似乎不反感這樣分類)。視覺大膽、情緒強烈,是一部不會舊的電影。就像七等生的小說,我覺得隨時可再拿出來翻看。

《破輪胎》的層次交雜。劇裡有拍紀錄片的劇情,也有拍劇情片的紀錄,整部感覺是部劇情片,材質表現又是很紀錄片。不會弄錯的確是總統直選前候的時代蛻變感。可能將來會很好,可能會很糟。全台走透透先用底片紀錄下來,不確定時代的歷史感。再過幾年,就全然是 VHS/Betacam/DV 攝影機,VCD/DVD 微電影數位影音的時代。導演心中十分瞭然,以類比的姿態,舊車破輪胎最後的巡禮。(這個時期的電影人物決不會突然從口袋掏出手機,隔空對話交代劇情。本人感到十分受用。)

《破輪胎》映後,導演觀眾在戲院中有問答時間,之後延伸到戲院騎樓馬路邊。導演說很多,也似乎迴避或聽錯觀眾一些問題。對於在那時代,能夠以全然獨立方式,製作導演這三部片,他說現在重看,依舊感到非常高興(欣慰?)。很多時候他談到拍片的技術細節,《寶島大夢》為何是正四方形的映像?《破輪胎》畫面為什麼有暗角?一切都是窮的緣故,租不起好器材,或只能全用某一種底片。人員、空間、金錢限制之下,硬是要拍,還得分年進行。「貧窮有它的故事」,他說。這次放映好像是直接從 DVD 視訊播出,當初底片轉數位轉得不好,也看得出來。「我不在乎高畫質的東西」,導演說。

(後記:就草草記一些,再不寫就永遠不會寫。《光華雜誌》十五年前做過黃明川的專訪,可以一看。最後一記:他提到了 cinefex!這雜誌是蘇菲和我在還有雙子星大樓的紐約求學時,她知道我會喜歡,介紹給我的。)

feed icon Atom feed